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数字文化消费要注重多样化差异化 每日视点

来源: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尤其通过借力数字化,在不断助力产业特色化与创新发展的基础上,带动了新业态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比如,在今年“五一”假期,从实物商品到生活服务,从线上购物到线下商场,文化消费市场通过有效融合数字技术,进一步激发消费意愿,活跃了市场氛围。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加速创新,我国文化消费总量持续增加,文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数字文化消费规模呈现快速扩大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应着眼于推动文化与科技结合,利用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赋能文化需求和供给两端,更新数字文化消费方式和生态体系,持续激发数字文化消费新活力。数字文化消费的需求具有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的特点,应发挥更多样、多层次文化生产主体的作用,释放数字文化的创造力,让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系列政策有效支持了数字文化消费的发展。今年2月份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对数字经济发展进行了全面布局和统筹。文化和旅游部此前发布的《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如云演艺、云展览和沉浸式业态等,提出到2025年,争取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

不过,数字文化消费当前还面临着产品内容不能满足高消费需求、平台的数字化水平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多措并举,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着手,积极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使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和资源通过新型数字文化消费渠道对接人们的精神需求。

一方面,要夯实文化消费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借助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打造国家文化专网。支持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协同搭建和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在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上,要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坚持系统设计、长期规划、逐步实施,统筹文化资源的存量和增量,推动文化产业中的企业和事业单位基于大数据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把握文化消费群体结构、文化消费需求内容、文化消费供给模式等新特征新变化,洞悉消费者文化产品需求的精准度,根据数据进行小批量、个性化、智能化的订单式生产,再利用消费数据对供给进行调整,为消费者私人定制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服务,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化消费场景。在刺激消费的过程中,要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结合广大下沉城市、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的文化消费实际,进一步促进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的精准化和普惠化。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薛忠义 孔蕊蕊)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