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环球热讯:开车族谨防“药驾”

来源:今晚报  


(资料图)

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已经拉开帷幕。交管部门提示,长途驾车,除了注意避免疲劳驾驶、酒驾等,还要注意避免“药驾”。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出现感冒发烧症状的人不少,身体不适时应避免驾车并及时吃药治疗,不过在吃药前,要充分了解服用哪些药不适宜开车,以免“药驾”给自己和他人出行埋下交通安全隐患。

交管部门提示,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在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包括镇静催眠药(如唑吡坦、地西泮)、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镇咳药(如右美沙芬)、抗高血压药物(如硝苯地平)、降糖药(如格列美脲)。这其中我们常见的感冒药“榜上有名”。

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对中枢神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常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令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灵敏。此外,解热镇痛类药物会对驾驶产生一定影响,建议服用期间不要驾车。部分镇咳镇痛药物含有酒精,且会影响神经中枢,服用此类药物时一定不要开车。

交管部门提醒,长途驾驶前如果吃药,驾驶人需仔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或是商品标签,特别是“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用量”等。如果有此类副作用,注意事项中会注明服用药物后不得驾车。此外,切不可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可以减半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记者胡智伟)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