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甩掉“甜蜜的负担” 健康饮食渐成新“食”尚 当前时讯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 王旭光

无糖酸奶、无糖饮料、无糖元宵、无糖月饼……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面对琳琅满目的货架,如何识别无糖产品?日前,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消费者在选购无糖食品和饮料时存在被误导的可能。甚至有一些宣称“无糖”的食品品尝起来甜度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甜的并不“正宗”。“之前为了赶潮流也体验了一些无糖食品,但没想到吃起来也很甜,而且那种甜很奇怪,口感并不好。”有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然而不可忽视的是,低糖、无糖、0糖等健康饮食习惯,无疑将成为多数消费者的新“食”尚。

有糖无糖辨别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饮料行业为例,《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无糖饮料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16.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17.8亿元,年增长率为38.69%,远超饮料行业总增长率;2025年市场将增至227.4亿元,5年内实现规模翻番;2027年,该市场将继续攀升至276亿元规模。

中国消费者甜味剂认知调查也显示,当前无糖饮料市场渗透率最高,并且多数消费者认为无糖更健康。

具体来看,在健康消费潮流下,市面上以甜味剂替代糖的无糖食品和饮料越来越丰富,在各品类中,无糖饮料渗透率最高。调查显示,近85%的消费者尝试过无糖碳酸饮料,其次是无糖咖啡饮(66%)和无糖口香糖(59%),而无糖冰淇淋和无糖巧克力等品类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糖摄入过多会增加龋齿、超重和肥胖出现的风险,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越来越多消费者了解到过量摄入添加糖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无糖食品和饮料成为消费者心目中更加健康的选择。调查显示,超过六成消费者选择无糖产品的首要因素是“更健康”。另有近18%消费者因“好奇”选择无糖产品。

相较于过去“看价签”选商品,如今除了关注价格,很多消费者还将目光聚焦在配料表上,而对不少消费者来说,在配料表中“糖”这一项尤其受到关注。

很多消费者在选购食品和饮料时会查看标签,调查发现,近八成消费者通过“不含蔗糖”“0蔗糖”等标识判断产品是否无糖,存在被误导的可能。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指出,“0蔗糖”只是不含蔗糖,不一定是无糖,消费者还需要看一看配料表中是否有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蜂蜜、浓缩果汁、果酱等含糖配料。

调查同时发现,消费者对糖和甜味剂的认知较为模糊,存在大量混淆,如约70%的消费者认为糖精是糖,实际上,糖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约60%的消费者认为三氯蔗糖、甜菊糖是糖,而这两种物质其实是高倍甜味剂;近30%的消费者认为结晶果糖不是糖,而结晶果糖其实是糖类中化学活性最強的糖。

健康意识在提升

无糖食品作为健康产品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与接受,那么什么是无糖食品呢?据了解,对于无糖食品,国际通用的概念是,无糖食品不能加入蔗糖和来自淀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淀粉糖浆、葡萄糖浆、果葡糖浆等。但是,它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

糖的过量食用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多重危害,减糖之所以成为消费热潮,正是因为很多消费者已经明显意识到糖这一“甜蜜的负担”。那么如何正确选购“无糖”食品呢?

北京市丰台区某社区医生表示,首先,要选择正规大厂家生产的无糖食品,这样对所标示的“无糖”更有保障;其次,要关注制作无糖食品的主要原料的含糖量,如凡含淀粉的食物都含糖;再次,选购无糖产品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的字样,还要看其配料表中显示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因为其中可能含有葡萄糖等其他糖类;最后,不仅要看食品的包装上有无蔗糖,还要考虑食物本身是否含糖。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建议,应当加强公众科普,指导消费者正确认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合理选购食品。此外,高血糖人群和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食品配料中可引起血糖升高的面粉(小麦粉)、淀粉等成分,或参考医生建议选择产品。

“在我国食品饮料行业呈现多元发展的大背景下,减糖也为企业创新打开了一扇窗。”谈及对2023年食品饮料消费市场有何展望,上述社区医生认为,随着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不断升级,以及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人们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意识愈发强烈,对低脂、少油、少盐、低糖、无糖等产品更加青睐,这不仅是未来消费趋势之一,也为饮料、食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商家也会加强研发,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市场上“无糖”商品销量不断提高的趋势充分说明健康饮食、健康消费将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健康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