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警惕新冠病毒“物传人” 国际快递如何收取才安全?

来源:中国经济网  

1月17日,据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15日新增的1例本土确诊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国际邮件。与此同时,深圳市、珠海市最新疫情通报也表示,均不排除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为何做出“物传人”这一判断?传播风险有多大?我们在收取国际快递时该如何做好个人防范呢?

为何怀疑“物传人”?

据北京市最新疫情通报会显示,北京此前发现的1例本土确诊病例,发病前14天内无外省市旅居史,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大数据比对,未发现其与入境人员、京外风险地区来京人员、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等有轨迹重合。

据介绍,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经采样和核酸检测,疾控人员发现邮件的部分包装外表面、内表面及文件内纸张标本显示阳性。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结合病例流行病学史、可疑物品样本检测结果以及病例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不排除其经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

与此同时,深圳市、珠海市最新通报也表示,确诊病例不排除由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污染物品引起的可能性。

“物传人”风险有多大?

病毒到底能在快递表面生存多久,还会传染人吗?

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此前介绍,“物传人”要造成感染,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物品污染较重;二是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较长,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病毒存活时间越长;三是接触污染物品时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假设在国外物品上污染的新冠病毒量比较大,同时转运工人一咳嗽,一喷嚏,可能唾液、痰液上面有机物比较多,对病毒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再加上现在北半球是冬天,病毒存活的时间就会长很多。如果再经过空运,时间又短,我们在接触到这些货品或包装表面时,就可能存在着感染风险。

至于新冠病毒在物品表面究竟能存活多久?具备多大程度的传染性?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教授此前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这与接触物品的材质、环境温度等因素都有关系。从物品材质角度来看,一般来讲,在印刷品和薄纸表面,3小时后即检测不到有活性的病毒了;在衣物表面,病毒可以存活2天;在不锈钢表面,病毒可以存活7天;而在外科口罩表面,7天之后仍然可以检测到较多的有活性的新冠病毒。而从环境温度来看,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在4℃最稳定,14天之后大部分病毒依旧存活。22℃下7天后仍然可以检测到存活的病毒,但是14天之后就完全检测不到了。

国际邮件到达国内后如何消毒?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边作栋在接受《新闻1+1》采访时表示,国际邮件快件到达国内后,至少进行四次消毒处理。首先是由机场的相关机构对集装箱进行消毒。在海关监管区办理清关手续之前,也会对总包或邮袋进行消毒。对于大件邮件快件会进行逐件消毒。小件及函件类会进行插管消毒,就是将消毒剂通过管子插入到邮袋里面进行喷雾。通关以后,邮政快递企业在分拨处理环节开拆邮袋,逐件进行消毒。在末端网点也会再次进行喷雾消毒。此外一些企业还会采取紫外线消毒方式,进行更多轮次消毒。

尽管口岸、快件公司都会对快件进行全面消杀,但现实中还是出现了进口水果、国际邮件核酸检测阳性的案例。那么国际邮件消杀后为何仍然携带病毒呢?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表示,目前国际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态势仍在持续,进入到中国的邮件和货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死掉,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病毒不会死亡,货品就会具有传染性。此次快递行业相关人员没有最先发病,说明对邮件表面的防护和消毒效果是好的,但对包装里面的货品出现传播风险要引起高度重视。

收发快递,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来势汹汹的的奥密克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如何安全接收快递?1月17日,国家卫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健康中国”、北京市最新疫情发布会都发布了相关方法。

@取件人

如果是在家接收快递,在与快递员接触前,应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剂。出门取快递时,如有条件,可以请快递员将物品存放在快递柜。出门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人员聚集。处理完包裹后,要及时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快递员

处理和运送快递包裹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和手套,注意保护包裹的清洁,尤其要避免包裹在处理和运输过程中被人员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表面。

同时提醒快递从业人员,尽量采用非接触方式如使用智能快件箱(信包箱)完成邮件快件收发;工作期间全程戴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戴手套;乘坐厢式电梯时需戴口罩并注意与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关键词: 传人 快递 病毒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