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腕表如何对抗冲击?

来源:大众网  

如何让机械腕表更好地对抗生活中所面临的冲击,一直是高级制表业致力研究的课题。其中,瑞士高级制表品牌理查米尔(RICHARD MILLE)给出的高分答卷尤其值得细谈,毕竟他们的腕表可是跟着顶级运动员“历尽风浪”,既能开F1赛车,又能在网球场上发射Ace球,还能在马球场上进行激烈对抗,并且依旧照常运转、分秒不差!

冲击:腕表不可避免的“烦恼”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部分腕表无论走的路线多么刚硬,多少依然有些像一位金尊玉贵的娇小姐,与它们互动时要谨记诸多注意事项,比如尽管防水也不能戴着洗澡、平常尽量远离磁场、不要在晚上调时间、注意磕碰、还不能戴着做剧烈运动。其中最后一点的界限尤难把握,殊不知,有的朋友在颠簸的石子路上骑车就让腕表出了岔子。

个中道理其实大家自行也能参透。作为精密机械,上百枚甚至数百枚零件在其中严丝合缝的彼此嵌入,依靠机械最原始的运作,带来足以令人拍案叫绝的各种功能。从基础的时间显示,到复杂的计时、三问,乃至在方寸之间囊括宇宙苍穹的浪漫,这是机械的精密性感。

但是,精密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脆弱”。剧烈的活动与外部的碰撞都可能为腕表带来“致命”的伤害——零件偏移、脱落、机械结构松动乃至表镜碎裂,无论哪一项,都足以让腕表丧失掉其原本引以为豪的精度、可靠性、耐用性,让各项功能停摆。这就是为何当我们赞美一只腕表性能优异,有一项要素常出现其中:抗冲击性。

冲击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突发情况,比如腕表掉落、遭受撞击、磕碰等等。另一方面则来自我们自身,佩戴腕表做剧烈运动时,诸如手臂大幅度用力挥动,突然受大力撞击等都会给腕表带来巨大冲击。尤其是在一些极限运动中,因高速运动、剧烈的姿态变化、高度的急剧变化等,运动员要面临巨大的加速度冲击,连带着腕表也要一起消化这份冲击。比如赛车加速与刹车时的惯性力、转弯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再比如在网球、高尔夫球这样的球类运动中,手腕在击球瞬间产生的巨大爆发力。这份冲击力是什么概念呢?以网球为例。现如今,ATP官方承认的历史最快网球发球时速为253公里,而中国高铁的定义是时速超过250公里。击球瞬间手腕上佩戴的腕表所承受的冲击可想而知。

理查米尔:挑战不可能

尽管我们一直都被告知不要佩戴腕表进行运动。有一个品牌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能够让顶尖运动员佩戴上他们的腕表,去进行重大体育赛事的比赛,那就是理查米尔(RICHARD MILLE)。

我们能在大满贯赛事上看到纳达尔佩戴RM 027系列腕表双手反拍精彩回击,看到南非田径运动员Wayde van Niekerk佩戴RM 67-02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打破世界纪录……

要知道,在分秒毫厘必争的国际运动赛事中,丝毫的负担都会影响最终成绩,而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同时选择佩戴RICHARD MILLE上场比赛,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RICHARD MILLE的厉害,正如运动员所说,“这款腕表就像我的第二层皮肤一样”。反过来看,面对竞技体育中远超正常范围的超强力冲击,RICHARD MILLE的腕表依然能够正常运转,毫发无伤,即使最“娇贵”的陀飞轮腕表也是如此,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其实力。

这是如何做到的?或许品牌创始人Richard Mille先生的话可作为解答:“我想为极端条件制作极致腕表。”RICHARD MILLE从面世起即剑指极限运动。无论是高精尖材质的大胆引用,还是机芯的特殊设计,RICHARD MILLE不仅在制表技术上不断创新与精进,还会邀请运动员深度参与到产品研发当中,通过经验分享与实战实验,让腕表终成“久经沙场”的可靠伙伴。

悬挂式机芯:RM 53-01的悬浮魔法

提到抗震抗冲击,RICHARD MILLE与世界公认的最佳马球选手之一Pablo Mac Donough碰撞出的RM 53-01必须榜上有名。能够经受得住马球这样高风险、高对抗性运动的考验,让Pablo佩戴着它一路征战,尤其还考虑到这是一枚以精密著称的陀飞轮腕表,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

秘诀在于悬索式机芯设计。简单来说,腕表正中心的机芯依靠左右各一根的编织钢索、10个滑轮和4个张紧轮,悬浮于表壳当中。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当然极难。整个系统全靠直径仅为0.27mm的两根编织钢索,穿梭通过10个滑轮组系统,勾勒出三维结构,并最终附着到两侧的4个张紧轮上进行固定。制表师通过旋转位于每个张紧轮中央的花键螺丝,张紧钢索,通过让张力均匀分布,用这张“钢索网”保证了整个机制的完美平衡。在这样的设计与尖端材质的共同作用下,RM 53-01的机芯可承受高达5000g的冲击。这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字。同样以我们生活中的数字为例,过山车的加速度通常不超过1.5g,想必已经有一些人会感到头晕目眩了,而绝大部分人所能承受的极限大概在5g且只能持续几秒钟。将这个数值放大一千倍,机芯的抗震性可见一斑。

轻量化材料:RM 07-04的出色防震力

一定程度上,RM 07-04可以作为RICHARD MILLE在新复合材质方面探索的代表。系列腕表中,表壳分别采用Quartz TPT石英碳纤维材质与Carbon TPT碳纤维材质。作为品牌专属制表材质,它们不仅拥有独特外观,同时具有耐高温、高硬度、超轻量化、耐冲击的特质,往往用于超高性能应用领域。而构筑了机芯底板与桥板的五级钛合金,同样是由RICHARD MILLE引入制表界。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超强的机械性能、超轻特质,五级钛合金通常被用于打造F1赛车或是运用于航空航天领域。

轻量化与耐冲击,RICHARD MILLE对于高精尖材质的探索常是以此类功能为导向,效果同样显著,它们不仅通过减轻腕表重量而减少冲击,更依靠自身优异的机械性能让机芯高效流畅运作,进而优化机芯的精密计时性能。与RM 53-01一样,RM 07-04的机芯同样能够经受5000g的加速度冲击。

超薄挑战:RM UP-01的绝对防御

去年推出的RM UP-01相信让很多人印象深刻,即使对于一向乐于也善于挑战自己的RICHARD MILLE来说,这只腕表也依然是十分具有突破性的变革之作,源于它的超薄厚度——仅1.75毫米,比一元硬币的厚度还要薄!更重要的是,尽管薄到甚至需要眼睛努力对对焦,但是它的机芯依然可以承受高达5000g的加速度冲击!不是概念表,也不需要特别对待,RM UP-01在理论意义上拥有自己的“绝对防御”!

为了确保这份抗冲击能力,RICHARD MILLE保留了将机芯组装在表壳内的传统结构,而非采用腕表底盖兼作机芯底板的结构,也即是说,这么薄的腕表厚度之下,这款腕表依然像“三明治”一样,由表壳包裹着机芯。挑战超薄腕表需要摒弃叠加齿轮和指针的传统机芯设计,因此,RICHARD MILLE选择将无法叠加的零部件,分散到更宽的平面,这也是这款表的外观如此不同于过往设计的出发点之一。

前文提及的五级钛合金用于制造表壳与机芯底板和桥板,确保完美纤薄度的同时,提升腕表的刚性、装配元件的表面平整度,以确保齿轮传动高效运作。获得专利的超薄发条盒配备极细游丝。而擒纵结构则全部重新设计,同样获得了专利。传统擒纵结构中,增加高度的主要零部件是叉头钉和安全游盘,受撞击时,两者都可以固定擒纵杆,防止其滑脱。全新超薄擒纵结构取消了这两个部分,使用具有新型叉口的加长擒纵叉,将定位装置直接装配在锚固擒纵叉上。在大大降低高度的同时,将能量传输至可变惯性摆轮,从而确保在腕表组装、拆卸、经受冲击或强烈震动时保持优异的稳定性。上链发条盒及过轮小齿轮的中央渐开线齿形可以提供最佳的20°角压力。这有助于提升齿轮的传动效率,并抵消齿轮间的啮合偏差,从而确保良好的扭力传输,以大幅提升其性能。这些精确到微米的零件设计或许小到我们根本无法用手指拿起,但正是这些小小身躯,达成了腕表在面对加速度冲击时的“绝对防御”。也正是在这样一系列的创新与设计之下,这款手动上链机芯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1.18毫米、重2.82克。

追求极致纤薄,但同时在性能上毫不妥协,这绝不是有决心就能做到的。我们绝不能忽视的,是RICHARD MILLE雄厚的技术实力、近乎严苛的质量控制,与坚定不妥协的强大信念支撑。

正如Richard Mille先生曾在一次采访中所说,我们遵循一个严格的原则,即在追求完美时不接受任何妥协。在这样的精神驱使下,RICHARD MILLE成为了“手腕上的一级方程式”,成为了众多顶级运动员青睐的腕上伙伴。即使面对极限运动中的加速度冲击,它也能保持“自我”,高精度运转并成为我们的坚定后盾。这样的伙伴,谁会不爱呢?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