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世界新消息丨城市公共空间复合意象构建

来源:中国园林杂志  

游目与观想:城市公共空间复合意象构建

Flowing View and Imagination: Construction of Complex Image for Urban Public Spaces


【资料图】

撰文

章明/ZHANG Ming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吴尤/WU You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在读博士研究生/美国注册风景园林师,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会员

全文刊登于《中国园林》2023-05期P21-26

点击文末小程序可下载全文

本文引用格式:章明,吴尤.游目与观想:城市公共空间复合意象构建[J].中国园林,2023,39(5):21-26.

摘要:当代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既有模式,造成了人地关系的异化。“游目与观想”以更积极的方式,重新构建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形成综合认知。通过辨析“游观”的审美文化意涵,从艺术感知的角度,梳理“复合意象”的生成机制:“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性觉知”;与之对应,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感知-认知-觉知”3个层级的认知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维度、构建身心契合。从以人为本的视角,紧扣人地关系的议题,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风景园林;游目与观想;复合意象;公共空间;感知-认知-觉知;能动性;地图术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determines the existing patterns of urban public spaces, creating relatively fixed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Flowing view and imagination\" reconstructs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people and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in a more proactive way, form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By analyzing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flowing view\",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complex 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tistic perception: \"the perception of embodiment\", \"the whole picture cognition\", and \"extended consciousness\". Correspondingly,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landscape practice, it constructs a \"perception-cognition-consciousness\" three-tier cognitive system: focusing on embodied cognition, expanding cognitive dimensions, and building body-mind integration. This research, from a people-oriented perspective,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human-land relationships,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contemporary landscape design intervention in the creation of urban public spaces.

Keywords:landscape architecture; flowing view and imagination; complex image; public space; perception-cognition-consciousness; proactivity; mapping

1

从“生产空间”到“流动空间”

空间可被视为一种综合的媒介,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的模式与结构深刻影响着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从空间批评(spatial criticism)的视角,主体的能动性受到“空间生产”[1-2]和“空间规训”[3]模式的支配,对场所难以形成更加丰富的感知,对城市环境亦缺少综合的认知。当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成为具体化的车站、街道、公园和广场时,空间单元之间的间隙有潜力形成丰富的功能与多样的形态(图1)。由此,“生产空间”的意义得以拓展,向外延伸至“碎片空间”[4]。漫游是从主体的角度出发对于城市空间的“织补”,构建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城市生活图景,进而构建环境层面的深层意义,实现精神层面的社会性联结(图2)。

△图1 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原作工作室提供,苏胜亮摄]

△图2 《巴黎心理地理学指南》[Psychogeographic Guide of Paris,1957,引自(美)詹姆斯·科纳,(美)艾利森·赫希《景观之想象》]

2

审美与文化意涵中的

“游观”与“意象”

在新的空间关系之上进行意义的建构,需要首先回归到本民族的审美视角与文化意涵所形成的独特的空间体验观,蕴含着主体对客体环境递进式的感知与想象过程。“游目”与“观想”是一对动态且互文的概念,意味着超越静态的凝视,让身体在空间中漫游[5],亦是对于空间中的主体与客体环境间关系的重新审视。

2.1 “游观”的意涵

“游”与“观”在中国传统美学的范畴中具有互文的关联性,以“游”思“观”,以“观”促“游”。通过“观”所达到的是老子所言的“涤除玄览”[6]的境界,即获得深刻的体悟。综合来看,“游观”是主体通过内心感悟对象,并发挥能动性的审美观照。与其在意涵上相接近的概念还有“动观”和“流观”,均强调将主体介入对象,以具身之“我”来观物,融入并凝聚主体的思想和情感。

2.2 从意象到“复合意象”

“意”与“象”需要被整体理解,意象是一种基于主体经验的、凭借想象活动来实现的形象建构。对意象的相关阐释涉及哲学中的现象学和艺术学中的创作方法论等领域。综合来看,意象是主体在感知客体时于心理层面所形成的形象,是主体通过想象活动,将意念和意识与客体的现象和表征相结合的产物。复合意象”即主体将众多形象同自身心理活动相融的整体性意象,强调将诸多不同的意象相互渗透融合[7]。本研究中,“复合意象”是对于意象的进一步发展,与前文所定义的“游观”构成一组彼此对照的概念。结合主体于时空中所形成的“复合意象”,边思敏和王向荣认为景观是融合了主体身体经验和时间属性的“事件”,对于行走的编排和情境的营造可创造出富有诗意的场所精神[8]。“复合意象”是对于主体的身体经验和不同意象的整体性调动。

3

艺术思维中的感知与观照

本研究结合艺术思维的语境,提出的“复合意象”的形成机制,其可被解构为3层递进的关系:具身性感知、全局性认知、延伸性觉知。

3.1 具身性感知

“具身性感知”的感知方式往往是直观、敏感、直觉的,反映在主体对发现方式和记录媒介的选择。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以知觉现象学的视角,探讨了以感性的艺术思维的方式来构建心理认知,认为认知世界的途径应通过知觉和感知来融合存在和意识。通过心理分析进行观察,映射了内心形象,从而看到原本不可见的存在,是“第三只眼睛”[9]。如大地艺术家高兹沃斯(Andy Goldsworthy)选择在空中完成“行走”的行为艺术(图3),行走构成了“具身性感知”最基本的要素。

3.2 全局性认知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重视从综合、全局的角度来概括空间。如北宋沈括所言“以大观小,如人关假山耳”[10],其所反映的“以大观小”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全局观。在表现空间方面,艺术家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如何通过身体和视点的移动呈现场景的全局性(图4)。从场地延伸至更大的城市空间和系统的范畴,“场域”的概念强调主体与外部环境间的动态关系[11],倡导建立对城市环境中的复杂要素的全局性认知。

3.3 延伸性觉知

“延伸性觉知”是基于主体对于外部世界的自觉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延伸至更深的空间层次。觉知(consciousness)所追求的是“神与物游”,即在精神上与环境协调,产生回应,最终达到“神与境合”[12]的境界。从主体认知的角度,地图术(mapping)可被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再现途径,通过对信息的综合,地图术的核心在于揭示事物间或隐或显的关系(图5)。设计师作为操作地图术的主体,在科纳所强调的鼓励“参与性、促进性、互动性”的实践过程中[13]234,有机会重新发现关系并促进设计思想的

进步。

△图3 《树篱爬行与行走·黎明·森林·冰冷的双手》(Hedge

Crawl and Walk. Dawn. Frost. Cold Hands,2014,引自Andy Goldsworthy: Ephemeral Works, 2004—2014,Abrams, New York)

△图4 《1983年2月漫步京都龙安寺石庭》[Walking in the ZenGarden at the Ryoanji Temple Kyoto Feb 1983,引自大卫·霍克尼基金会(The David Hockney Foundation)]

△图5 科纳受到纪录片《十的次方》(Powers of Ten)的启发,以地图术的方式表达在不同尺度上的认知变化[13]

4

当代风景园林视角下的思考与实践

“游目”与“观想”通过漫游构建“促进身体移动-不限定身体移动-将身体移动与心灵感悟合二为一”的递进关系[14],结合景观实践的具体语境,构建3个层级的体系:关注身体经验、拓展认知维度、构建身心契合。

4.1 “游观”的多向感知

上海杨树浦水厂岸边的防撞柱成为必要的保护性设施,同时也提供了增设一条平行于水岸的漫游步道的机会。新旧对话的关系既存在于步行桥的两侧:一侧为江景,对侧为水厂的历史建筑,共同构成了可进行双向“游观”的城市界面(图6、7),也发生在步行桥与基础设施之间,场地内原有的基础设施构筑物得以保留,成为组织和调节空间的元素[15](图8)。“新旧共生”之上的栈桥步道成为游人在多个视点感知城市的新平台。

△图6 漫游于水厂栈桥可自由观赏黄浦江和水厂2个方向

△图7 码头间的钢栈桥串联景观节点(苏胜亮摄)

△图8 保留的系缆墩调节了景观步道的游览动线和视线层次

4.2 “游观”的叠合认知

燕罗体育公园采用一套叠合交错的布局模式,漫游其中,对于不同场景的体验介于游廊构筑物的“正式”与自然化景观要素的“非正式”之间。田垄般的空间形式是对于所在地区的自然要素和人居形式的双重回应,使人联想到丰富的“观想”的对象,叠合体验所产生的“复合意象”为场地赋予新的意涵(图9~11)。城市广场、运动驿站和体育活动场地的丰富功能为场地带来功能活动与视线关系上的新的层级,产生不同要素在空间中的复杂性,促进了身体在空间中的移动[16]

△图9 多向交错的双层廊桥连通公园各处

△图10 以筒拱和廊桥引导视线

△图11 多层叠合和多功能并置的活动空间

4.3 “游观”的自由觉知

“绿之丘”通过引入公共性的空间与流线,实现“游观”在城市微观空间上的回应。设计中所采用的建构“游观”体验的途径是多重的(图12~14),形成联通滨水与城市腹地的连续性的游径,显著提升了滨水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并且更可被感知[17]。上述案例说明设计师如何以“游观”为线索,综合地激发主体的能动性,形成主体在认知城市的过程中产生“复合意向”的创新性途径,进而构建基于“感知-认知-觉知”的空间营造理念。

△图12 层层退台形成建筑、景观和城市的“复合意象”

△图13 沿退台蜿蜒布置的游径和挑出的游廊实现“步移景异”

△图14 连通滨水腹地的漫游路径穿过建筑的屋顶花园

5

结语

在当代城市空间的碎片化结构中,应重新审视“游目”与“观想”的价值,发挥风景园林学科在空间营造方面的优势,调动主体的能动性。本研究从主体的视角重新解读“生产关系”下的“碎片空间”,借用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尝试以“游观”的途径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的认识体系。“游观”是综合了“漂移”概念的漫游行动,以“流动”的途径穿针引线般地串联起碎片化的城市空间,从而以主体的感知为基础,于心里层面勾勒出个性化的认知地图,并展开对于城市的想象。进而,以“游观”促进人与环境更丰富的联结,产生综合性的“复合意象”。在3个实践案例中,不同层级间的关系是彼此嵌套、环环相扣的,应视为景观设计实践的共同追求。“游目”与“观想”也是对“向史而新”理念的回应,既包含传统空间体验模式中的“史”,又通过对于空间语言的转译,以具有“流动性”的“新的语汇”面向城市公共生活的未来。为当代景观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营造提供了新思路,为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改善人地关系提供了新可能。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原作工作室提供。

注释:① 菲利普·韦格纳(Philip E. Wegner)提出“空间批评”的概念,结合了空间文化,探讨空间的社会性内涵。

参考文献

[1] Lefebvre H. State, Space, World[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9: 170.

[2] 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Malden: Wiley-Blackwell, 1992: 36-59.

[3] Foucault M.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95: 231-251.

[4] 刘涛.社会化媒体与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列斐伏尔和福柯“空间思想”的批判与对话机制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22(5):73-92;127-128.

[5] 章明,张洁,秦曙.风景的媒介:杨浦滨江雨水花园的四重叙事[J].中国园林,2021,37(7):49-54.

[6]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

[7] 朱立元.艺术美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96;129;142;136-138.

[8] 边思敏,王向荣.诗性与意义的景观:一种“事件”而非“事物”的视角[J].中国园林,2021,37(4):20-25.

[9] (法)梅洛-庞蒂.杨大春,张尧均,编.梅洛-庞蒂文集眼与心世界的散文[M].杨大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9.

[10]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M].诸雨辰,译.北京:中华书局,2022.

[11] 章明,吴尤.“场域”理念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转型研究[J].园林,2023,40(3):4-11.

[12]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13] (美)詹姆斯·科纳,(美)艾利森·赫希.景观之想象[M].慕晓东,吴尤,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219;234.

[14] 章明,张姿.游目与观想[J].城市环境设计,2015(1):130-137.

[15] 章明,张姿,张洁,等.涤岸之兴: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的复兴[J].建筑学报,2019(8):16-26.

[16] 章明,秦曙,苏婷,等.池畔垄行:燕罗体育公园的风景建构[J].建筑学报,2021(5):58-61.

[17] 鞠曦,章明,秦曙.绿之丘:上海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J].时代建筑,2020(1):92-99.

点击下载全文:

相关阅读

//////END//////

编辑 | 金花

排版|李旻

审核|金荷仙

点击购买

关键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