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家 >

春节走亲访友 谨防四类保健食品消费陷阱

来源:中国经济网  

年关将至,保健食品成了走亲访友、拜见长辈的优选礼品。为帮助广大消费者增强防范能力,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常见保健食品消费陷阱,提醒广大消费者谨防上当受骗。

保健食品常见的四类消费陷阱

“免费”陷阱

一些推销商利用有些老年人生活节俭、爱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 “免费试用” “发放礼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促销活动。促销现场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进而花钱购买大量产品,其中有些是保健食品,有些是非法宣传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

“专家”陷阱

某些商家假借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或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发布非法保健食品广告,从而诱导老年人对相关保健食品功效深信不疑。现场推销过程中,邀请所谓“专家”“教授”“医生”谈养生,有些老年人因为盲信“专家”的话大量购买,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另有老年人在参加义诊咨询、免费体检后,偏听偏信所谓“医生”的建议,把治病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保健食品上,甚至拒不遵守正规医院的医嘱。

“亲情”陷阱

不少独居的老年人由于缺少正常交际,加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往往会在寂寞之中寻求亲情安慰。有些经销商就利用老年人的这些软肋,每天嘘寒问暖,设置亲情“陷阱”,使老年人心甘情愿掏钱购买保健食品。有些老年人甚至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成天泡在经销商推销场所,以寻求老年人相聚的乐趣和经销商发给的“福利”,最终成为保健食品和非法宣称保健功能的普通食品的“俘虏”。

“海淘”陷阱

“海淘”保健食品是时下年轻人热衷的购物方式,但网络保健食品市场鱼目混珠,有的商家为谋取暴利,违规销售不符合我国注册或备案要求的境外保健食品,更有甚者直接给伪劣产品换个“进口保健食品”的包装,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海淘境外产品需格外留心。

购买保健食品,记住三点

一查: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无论是购买国产保健食品还是进口保健食品,都应认准“小蓝帽”标识,并认真核对产品批号和功能声称是否存在虚假、套用等问题。

二看:看清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有效期等,生产许可证号可到企业所在地省级主管部门网站查询确认其合法性。

三对号:根据自身情况和注册备案产品的保健功能进行选择,切不可偏听偏信、盲目使用和滥用。

提醒: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关键词: 走亲访友 保健食品 四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