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闻1+1丨从河南到山西,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吗?专家解读来了
进入10月,异常的强降雨造成山西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地处黄土高原东端,过去“十年九旱”的山西为何出现这样的极端天气?未来,我们又该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新闻1+1》今晚连线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刘宏;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殷杰,共同关注:山西,十月里的强降雨。
1. 雨虽然已经停了,但截至今日,媒体与公众对于山西的关注仍在持续,暴雨所带来的影响,尚未结束。山西本轮强降雨引发的灾情究竟如何?防汛救灾工作又在怎样进行?
2.同处北方地区,同样是因为强降雨而引发关注,上一次,大家关注的焦点,是河南。时隔两个多月,为何往年都在抗旱的山西,这次却遇上了罕见的秋汛?又为何,在暴雨结束几天之后,才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山西本轮强降雨,带来哪些启示?
3.难道是地图拿“反”了?为什么“南旱北涝”的情形会出现?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殷杰:前段时间IPCC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刚出一个报告,其中一个结论就是:未来随着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极端天气、极端自然灾害会变得越来越频发,这也是老百姓觉得平时日常生活中,灾害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不正常的根源。我们需要做好未来的准备和防备,从政府官员,到老百姓,都要做好适应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极端灾害情况的准备。
4.从河南到山西,未来极端天气会越来越常见吗?我们需要做些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殷杰: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未来我们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越来越频发的自然灾害现象,不管是极端强降雨、极端台风灾害、极端干旱,甚至有可能到冬天有极端寒潮,都会呈现频发趋势。所以不光是山西、河南,全国,甚至全球各个地方,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突发的、极端的,以前甚至没有发生过的灾害。也许今年冬季可能南方又会出现寒潮,都是有可能的。而且我们现有的预测手段还不能很好抓取这些事件,所以在科学研究上,还需要有更多的工作去深入开展,做更多深入分析,来支撑防灾减灾工作。但是在现有的预报预警水平和灾害研究条件基础上,从政府层面,我们需要去做好应急预案,做好群众灾害教育,这是我们现在可以马上做到的。无论是河南、还是山西的强降雨灾害,我们都发现一个薄弱环节,就是我们的应急响应,我们的风险教育可能还是略有不足。
5.强降雨频发,防灾减灾,北方城市如何更好应对?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 殷杰:一些科研单位给国家有关部门提了相关的建议,建议开展北方的暴雨洪涝灾害相关的预警预报,灾害风险防范的研究,我们需要从政府层面做好科学机理的研究;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做好预报预警跟应急预案,尤其是要制定一些可实施、有操作性的应急预案,一旦预警发布之后,怎么来疏散群众,防灾减灾,这几次北方洪涝灾害,政府在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层面还存在薄弱环节,这个问题是需要去补足的短板。
“金九”发力失败 “银十”车市同样无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协发布10月车市数据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数据:10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29 5万辆和228 4万辆,环比增长
经销商库存系数迎来四连降 10月库存水平降至警戒线下
11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10月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结果显示,10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 39,同比下降26 1%,环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国所有车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国工况 部分企业先行
汽车工况是汽车行业重要的共性基础,也是车辆、能耗、测试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础,此前,我国采用NEDC(欧3 4排放标准的一型试验)工况,消费
10月车市下滑收窄:强势品牌恒强 新能源“四连降” 补贴“退坡”市场趋冷
10月,我国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843406辆,环比上涨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来的最差10月。车市寒冬也加剧了马太效
冷门专业背后的火爆需求 殡葬专业大学生: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饭”
把失去的人重新唤回,赋予永恒的美丽。这个过程平静细致而温柔,重要的是充满爱。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生命诞生,每天也会有生命离...